孔子曾說:「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 這句話傳達了,許多人明明不懂卻要 裝懂 ,還不如知道的部分就說知道,不知道的部分誠實的說不知道,這樣老師才懂得該如何傳授。 然而現實生活中,畢竟不是校園。於是就有很多溝通模式,有的人「 自以為知道,其實不知道 」;有的人「知道自己不知道,但硬要假裝他知道」;還有的人「明明自己知道,卻為了某些原因要說不知道」。當不同的人處在同一環境時,例如家庭或職場,那麼就會產生 溝通問題 。 為何男女朋友會吵架 ? 為何夫妻失和 ? 為何有辦公室紛爭 ? 範圍擴大來看,為何社會上會有那麼多的爭執 ? 歸根究底,就是溝通出問題。但說,誰對誰錯呢 ? 就好比前面的案例,甲乙業務都懂自己的產品,但介紹的方式不同,誰對誰錯呢 ? 所以溝通,絕不是把「自認為對的事情」傳達就好。 原因有以下幾點: 1) 可能,你說得對的,但對方也沒有錯。 因為是站在不同角度來看事情。就好像養狗很好,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但他說,養狗會吵到鄰居,並且隨地大小便汙染環境。這件事沒有誰對誰錯,因為等於是在講一件事的不同面向。 2) 可能你說的事情有部分對有部分錯,對方也是如此 最典型的例子,瞎子摸象。一個人摸到象腿,說象就像個樹幹,一個人摸到象尾,說象就像個繩子。兩人都只是摸到真相的一部份。這時候再怎麼吵下去,也永遠沒結果。 3) 可能你說的事情對,但對方對你的解釋不同 例如你說你的企劃案,被某個廣告大師拿去看了,被大幅修改送回來,你原意是想表達自己的東西,非常受看中,連大師都拿去看了。但對方只聽懂你的東西被修改了,表示你的東西是錯誤的。因此他對你的能力大打折扣。 4) 可能你說的事情對了,但這不是對方關心的重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