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Google Chrome 17

 Chrome 17 內建防毒軟體預先載入最愛網頁功能





Google Chrome正式版瀏覽器的每次更新,比較起來都多了一點有趣的新鮮玩意。這次,「Google Chrome 17 正式版」登場,在許多速度與問題的改進外,還帶來兩個新功能第一點是幫你在下載檔案時偵測惡意軟體,並且阻擋可疑軟體的下載;第二點則是在你利用網址列輸入關鍵字查詢時,預先載入你最有可能點選的常用網頁。

Google Chrome 17內建防毒軟體是怎麼回事?這其實可以說是雲端防毒,它的機制是,當你要從網頁中下載檔案時,會預先檢查這個檔案有沒有在Google的黑名單中,也就是檢查已經存在的惡意軟體。

接著,如果這個軟體不在黑名單,但這是一個「.exe」或「.msi」執行檔,那麼Google就會反過來檢查這個執行檔有沒有在Google另外一份白名單中,如果沒有,那麼Google Chrome就會認為檔案「有懷疑的空間」,於是會再次透過Google搜尋資料庫來判斷檔案來源網頁是不是常有惡意軟體,或者是名聲不好的網站,如果是,同樣會提出警告。

 Google Chrome:http://www.google.com.tw/chrome

透過上述的步驟,Google Chrome一定程度上可以像防毒軟體那樣幫你過濾網路下載,提示惡意或可疑軟體。這也是Google Chrome標榜的「快速、安全、簡易」三原則中的安全功能再次提昇。

至於另外一個預先載入最愛網頁功能,則是當你在Google Chrome 17的網址列輸入關鍵字查詢,這時候會預先幫你載入建議的第一個網頁,讓你點選時「誤以為」怎麼網頁一瞬間就顯示,從而也是善用空檔幫你加快網頁瀏覽速度。

上述兩個功能,要到「選項」-「進階選項」中,勾選「預測網路動作,增進網頁載入效能」和「阻擋釣魚網站及惡意程式」才有效。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職場中的表象與本質

在職場裡,我們每天都在看人、被看。 有人靠「面相」贏得信任,有人靠「真相」贏得尊重。 但更多時候,我們在表象與本質之間迷失。 我們太容易被「面相」影響 幾年前我在一間公司帶團隊時,有位新進主管小陳,外表乾淨俐落、口條流暢,一開口就讓人覺得專業滿分。 他報告時用滿滿的PPT動畫、數據整齊排列,主管都頻頻點頭,私下還有人說:「這個人將來一定當經理!」 但三個月後,事情卻完全變了調。 他開始推卸責任,團隊狀況頻出;會議上說一套,私下又改口;同事漸漸發現,他擅長的不是管理,而是「演給別人看」。 那一刻我深深體會到:「面相」也許能幫你打開門,但「真相」才決定你能不能留下。 一位默默耕耘的工程師 同時期,團隊裡有個工程師小劉。 他不太會說話,穿著總是樸素、笑容靦腆。 有次專案延期,大家都焦頭爛額,小劉卻默默留下加班,沒有抱怨。 他不是最亮眼的那個人,但他是最可靠的那一個。 後來,我發現每次遇到技術難題,小劉總能冷靜地找到解法。 他從不搶功,但結果卻最穩定。 有次我問他:「你怎麼都不爭功?」 他笑笑說:「我覺得,事情做好就是最好的證明。」 幾年後,小陳離職了,小劉卻成了主管。 沒人記得當初那場華麗的簡報,大家記得的,是那個默默把事做對的人。 為什麼我們愛看「面相」 人腦有一個快速判斷機制,在見面後的前7秒鐘,就會對一個人產生印象。 這是心理學裡的「 光環效應 (Halo Effect)」。 一個人若外表整潔、語氣自信、笑容自然,我們就傾向認為他也「能力強、可信任」。 但真相往往要經過時間驗證。 在職場上,有些人花大量心力維護形象,卻忽略了內在 專業與價值 的深耕。 最後他們可能變得「會演不會做」,像是包裝華麗但內容空洞的商品。 「面相」與「真相」一致嗎? 有時候,我們不是被別人誤導,而是自己活成了「面相主導」的人。 我曾帶過一位講師,他的簡報一流、開場熱場功力驚人,但課後問卷分數卻不高。 原因很簡單:學生覺得「內容太表面」。 後來他開始練習用真實案例、親身經驗來說故事,少一點表演,多一點誠懇。 結果反而讓人印象更深,也更願意信任他。 那次我深刻地體會: 面相可以吸睛,但真相才能入心 。 讓「面相」與「真相」並行不悖 1.建立一致的形象   外在形象不是不重要,而是要「真實延伸」。   穿著整潔、表達清楚,這是基本禮貌;  ...

職場的交通號誌

要能 覺悟 ,  前進 號誌, 才能在 職場上 活下來 且可 前進 。 更正:資遣=>資淺。

Windows 8 來了

微軟作業系統即將(2012/10/26)問世,啟動3年一度的電腦作業系統大改版,不僅讓電腦走入觸控的新時代,同時微軟將藉此切入平板電腦作業系統。 全球電腦年產量約3億台,其中九成都採用微軟作業系統,蘋果麥金塔作業系統約占不到一成,微軟將從Win7走入Win8,也意味著未來消費者購買新電腦時,必須使用Win8版本,由於Win8大量採用觸控的圖形概念,預期會帶動一波換機潮。 同時微軟也將藉由Win8切入平板電腦作業系統,目前平板電腦的兩大陣營分別是蘋果的iOS與Google的Android,在此領域微軟是新兵,希望能藉此分食市場。 Windows 8 微軟從1992年推出視窗Windows 3.1作業系統,20年來,微軟的視窗(Windows)作業系統幾乎變成個人電腦(PC)的代名詞。根據歷史經驗,微軟因應電腦產業的快速變化,平均大約每3至4年會推出新的視窗版本。 繼2009年的Windows 7後,微軟此次即將推出的Windows 8(簡稱Win 8),被稱為繼Windows 3.1來,最大幅度一次改款,將從傳統文字指令的導向,轉變為圖形化的介面,同時適用在桌上型電腦、筆電與平板電腦三種產品上。 Windows 8大翻新,微軟將原本應用在智慧型手機等行動裝置的「動態磚」的方塊功能鍵全面導入電腦桌面,有助觸控操作更加友善。

換位思考

👀 ~用心看看這幅畫~     ( 男人 ) 男人不知道下面有蛇,女人不知道上面有石頭壓着男人。     ( 女人 ) 女人覺得我馬上就要掉下去了,還有蛇要咬自己,男人為什麼不多使一點勁拉自己。    ( 男人 ) 男人覺得我這麼痛苦了還在使勁的拉你,你為什麼不使勁往上爬。      所以 :     你看不到對方的壓力,對方也看不到你的痛苦,這就是生活,相互體諒! 學會換位思考,多多溝通。     人和人之間又何嘗不是,不換位思考,誰也體會不到對方。      這張圖片適合任何關係:~>親戚 ,朋友 ,愛人,同學 同事,老板,員工,客户與業務人員。     這就是生活! 感恩生命中遇見的每一個人!

多媒體教學的製作與運用

           101年4月7日, 志文 應邀至 新北市多元學習發展協會 所主辦的 101優質講師魅力培訓營 中,演講授課(主題式)。事前創會會長通知時,設定的題目為「多媒體教學的製作與運用」,時間兩小時。  丁志文 老師 看板旁留念     玉蘭主持人介紹授課講師: 丁志文 丁志文 老師上課中  丁志文 老師 開講中 丁志文 老師 與學員合照 協會 招生DM  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