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林書豪成功背後

林書豪成功背後辛酸史

林書豪的父母並不是體育世家出身,夫婦二人的身高皆是1.68米,林書豪在高一時身高僅僅只有160公分。


「即便在1.60米高的時候,Jeremy就和籃球生活在一起。」林書豪的高中教練彼得-迪彭布洛克,「不僅如此,他對於自己非常有自信。」在長到1.8米時,林書豪帶領高中獲得了州冠軍,他展現出了很好的籃球素質:在內線拼搶時無畏,在外線控球時無私(在哈佛時,他的出手僅佔全隊的19.7%);並練就了一手精準的投籃。

林書豪剛進哈佛時那188公分75公斤瘦弱身軀,林書豪堅持打籃球讓他的身高竄升到了188公分,但他瘦弱的身軀加上亞裔的身份讓無數學校對林書豪表示婉拒。


高中畢業後,堪薩斯和肯塔基這樣的籃球名校並沒有來找林書豪。他將自己的成績和一張刻有自己打球視頻集錦的DVD(由一位朋友的朋友幫忙剪輯)送往了常青籐聯盟的全部8所大學,還有斯坦福大學、加州大學以及他夢想中的學府——UCLA(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只有4所學校給予了回復。林書豪回憶說,UCLA「不感興趣」,而斯坦福則「假裝感興趣」,加州大學給予的回應是「再聯繫吧」。美國的常青籐盟校沒有體育獎學金,林書豪是完全依靠自己優秀的文化課成績考入的哈佛。


林書豪在剛進入哈佛籃球隊時經常被投來異樣的目光,他在07年夏天參加舊金山的Pro-Am夏季聯賽時,當他走進球館開始熱身時,有工作人員跑過來提醒他說:「這裡舉行的是籃球比賽不是排球」,當他在客場打比賽時有人在看台上大聲對他說:「滾回去吧!」


林書豪在父親接受採訪的時候親口證實美媒體此前所報導的林書豪所受到的種族歧視,林繼明表示,當初申請NCAA第一級學校時,雖然林書豪在北加州是年度最佳球員,也帶領高中球隊打出32勝1負的成績,但大多數美國大學教練仍舊不相信東方人會打球,林書豪申請的學校,幾乎都不願意提供運動獎學金。


林書豪的父親林繼明指出,一開始林書豪還不太能夠接受,不過隨著林書豪以球技不斷征服對手,再加上他也告訴過林書豪,保持冷靜,不要被激怒,之後林書豪在面對這些問題時,已經比較能夠放開心胸,不會受到影響。林書豪後來面對這些歧視與嘲諷顯得十分淡然:「我能預料這是會發生的,但是我已經習慣了,該是怎麼樣就怎麼樣。」


事實上林書豪將自己定位為一名籃球運動員對於一名亞裔美籍華人,林書豪也明白,在NBA取得成功的亞洲球員之分之少,他相信著總有一天這樣的奇跡會有人創造:「也許我能夠打破常規呢,我覺得亞洲球員總體似乎並未受到尊重,但我認為我們值得被認可,無論是在體育、籃球還是其他任何領域。」


畢業於哈佛大學之後,林書豪在2010年的選秀大會上卻未能被任何一支球隊選中,作為一名落選秀,林書豪在試訓的時候也遭到了忽視,林書豪透露,球隊根本沒有讓他進行正式的全場試訓,而是選擇了讓他1打1、2打2、3打3或者是4打4,林書豪感慨他從未打過這樣的籃球。


儘管許多球隊對林書豪並不感興趣,但終於,林書豪得到了小牛訓練營的邀請,在拉斯維加斯的訓練營上,林書豪還代表小牛出戰了夏季聯賽,當時的林書豪對於小牛總經理尼爾森此心存無數感激:「唐尼對我很照顧,他與常人相比眼光獨到。」


在夏季聯盟的5場比賽中,林書豪抓住機會表現自己,當時林書豪不只任控球後衛,同時也兼任得分後衛,5場比賽下來林書豪場均得到了18.6分的出場時間,交出場均9.8分3.2個籃板1.8次助攻、1.2次搶斷、命中率54.5%的成績單。


結束在小牛的訓練營之後,小牛、湖人以及東區一支未透露隊名的球隊皆對林書豪表示感興趣,但金州勇士卻搶在這三支球隊之前迅速將林書豪簽下,林書豪在海灣區成長,而勇士的主場正是在海灣區附近,加上林書豪在海灣區擁有許多華人擁躉,林書豪也曾透露自己最喜歡的球隊就是勇士隊,這一切最後促成了林書豪與勇士的成功簽約。


林書豪在勇士的新秀賽季並不好過,這一年儘管他得到了當地華裔擁躉的支持,但事實上勇士對待他的態度便可見一斑他並不受重視,在勇士1年的時間裡,林書豪遭球隊三次下放三次召回直到最後確定將其徹底裁掉,林書豪前行的道路變得十分黯淡。


告別勇士,林書豪來到曾經擁有另一名亞洲球員的火箭隊,而作為華裔美籍的林書豪至少也是一個黃皮膚黑頭髮的黃種人,無論簽約林書豪是不是想要引起市場效應,但莫雷還是在勇士將林書豪裁掉之後迅速下手引進,只是控衛線擁擠的火箭讓林書豪從未有太多的上場時間去表現自己。

在2011年12月12日,火箭隊宣佈裁掉林書豪


被火箭裁掉的半個月之後,林書豪進入了另一支球隊紐約尼克的視線,尼克由於後場收到傷病困擾,B.戴維斯和尚伯特接連受傷之後,球隊決定引進林書豪作為畢比和道格拉斯的替補,而林書豪被尼克引進的最早時期他也僅僅希望自己能夠競爭獲得一個替補的機會,成為球隊第12人或者第15人。

而從美國時間2012年2月4日這一天開始,林書豪開啟了自己不可終止的爆發模式,在替補出場的情況下砍下25分5個籃板以及7次助攻的生涯新高數據,更重要的是,尼克戰勝了籃網隊,在這之前,尼克在前15場比賽中已經輸掉了13場,若非贏下這場比賽,主帥丹東尼下課也早已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而其實誰能夠料到,林書豪在這場比賽的前一夜還是再隊友費爾茲家中借宿,當天晚上林書豪在沙發上睡覺度過,由於不確定自己是否會再次遭到裁員,林書豪甚至不敢在當地尋找一個穩定的住所,林書豪一直在流浪從未停止過。


對陣湖人的比賽,林書豪砍下38分超布萊恩成為全場得分最高的球員,並率領尼克擊敗湖人,賽前的布萊恩表示對林書豪的情況並不是很瞭解,但賽後,布萊恩亦為林書豪的表現折服:「那些具備真才實學的球員很多時候只是無展示之地,如果你回頭看看,你可能會發現,事實上他從一開始就那麼優秀,只是卻從未引起人們的注意。」

林書豪的爆發固然是個驚喜,但更重要的是,林書豪已經率領尼克取得了球隊賽季最長的6連勝。並且,尼克已經重新回到東部第八的行列,林書豪憑借出人意料的爆發在僅僅一周的時間上演了奇蹟般的表演,他毫無爭議地強勢當選東區周最佳,在這一周的時間裡林書豪場均收貨27.3分8.3次助攻以及2次搶斷,並在一周之內幫助尼克保持不敗戰績。

資料:來源網路轉載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職場的交通號誌

要能 覺悟 ,  前進 號誌, 才能在 職場上 活下來 且可 前進 。 更正:資遣=>資淺。

換位思考

👀 ~用心看看這幅畫~     ( 男人 ) 男人不知道下面有蛇,女人不知道上面有石頭壓着男人。     ( 女人 ) 女人覺得我馬上就要掉下去了,還有蛇要咬自己,男人為什麼不多使一點勁拉自己。    ( 男人 ) 男人覺得我這麼痛苦了還在使勁的拉你,你為什麼不使勁往上爬。      所以 :     你看不到對方的壓力,對方也看不到你的痛苦,這就是生活,相互體諒! 學會換位思考,多多溝通。     人和人之間又何嘗不是,不換位思考,誰也體會不到對方。      這張圖片適合任何關係:~>親戚 ,朋友 ,愛人,同學 同事,老板,員工,客户與業務人員。     這就是生活! 感恩生命中遇見的每一個人!

團隊動能:雁行理論

激勵影片: 雁行理論    團隊動能 : 培力、創新、發展 雁行理論 的內涵    Robert ( 1972 )首先提出「 雁行理論 」( the flying-geese model ):當雁鳥以 V 字隊形飛行時,比每隻雁鳥單飛時更省力。當一隻雁鳥脫隊時,他會感覺到吃力。所以,他 ­ 會回到隊裡,繼續利用團隊的力量飛行。當領隊的雁疲倦了,他會退回隊裡,另一隻雁會出來領隊。後面的雁會用叫聲來激勵前面的 ­ 雁保持速度。若有雁鳥生病脫隊時,會有二隻雁留下來陪他,直到他痊癒或死亡。然後,他 ­ 們組隊飛行,以趕上原來的隊伍。      因此,「 雁行理論 」強調的是團隊合作、輪流領導、激勵同伴和互相扶持等四項內涵。所謂「 團隊合作 」,是指組織中的成員若目標一致,團結合作,會比個別努力更快到達目的 ­ 地;「 輪流領導 」,是指輪流擔任領導的任務;「 激勵同伴 」,則是指同事之間的互相鼓勵 ­ ,以提升組織的效能;而「 互相扶持 」,是指同事間互相協助,以共度難關。 據飛利浦( 2002 年)「從雁行理論看 Cell Operation 」所列五項內涵如下: 1 、當每一隻雁鳥展翅拍打時,造成其他的雁鳥立刻跟進。藉著 V 字隊形,整個雁群比每隻雁鳥單飛時,至少增加了七十一個百分比的飛行距離。 啟示 :在組織中與擁有相同目標的人同行,能更快速,更容易的到達目的地,因為彼此之 ­ 間能互相推動。     2 、當一隻野雁脫隊時,他立刻感到獨自飛行時遲緩、拖拉與吃力,所以很快又回到隊形中 ­ ,繼續利用前一隻鳥所造成的浮力。 啟示 :如果我們擁有像野雁一樣的感覺,我們會留在隊裏,跟那些與我們走同一條路,同 ­ 時又在前面領路的人在一起。      3 、當領隊的野雁疲倦了,他會輪流退到側翼,另一隻野雁則接替飛在隊形的最前端。 啟示 :在組織中輪流從事繁重的工作是合理的,輪流擔任與共享領導權是必要及明智的, ­ 對人或對南飛的野雁都一樣。     4 、飛行在後的野雁會利用叫聲鼓勵前面的同伴來保持整體的速度,繼續前進 --- 。 啟示 :在組織中,如果成員擁有野雁的感覺,就能像野雁般的相互激勵。       5 、當有...

職場紀實 - 改變重生

常在課堂上講「 經營 」二字。 想 創業 當 老闆, 先 幫現在自已的老闆(高管)「 更 」 成功。 個體本身 具有 了 常態 「 行為 能力 和 態度 」,你才能真正成功。 對職場上的你來說,成功的定義 是 什麼? 是成為 領導人 、是 事業經營 一帆風順、是高度發揮專業? 為了這些外在定義上的成功,你 願意做出 多大的付出? 其實,你無須犧牲。 你真正需要的,是 積極的 自我管理 。

成大事必備

哈佛個人管理課: 成大事必備的九種 能力   挑戰生存的能力:善於在現實中尋找答案 1、 擺正心態,敢於面對現實 對於那些不停地抱怨現實惡劣的人來說,不能稱心如意的現實,就如同生活的牢籠,既束縛手腳,又束縛身心,因此常屈從於現實的壓力,成為懦弱者;而那些真正成大事的人,則敢於挑戰現實,在現實中磨煉自己的生存能力,這就叫強者! 在此,我們可以得出一條成大事的經驗:適應現實的變化而迅速改變自己的觀念,最重要的是需要我們有一副聰慧的頭腦和靈活的眼睛,做生活的有心人。 在現實的壓力之下,如果你能改變觀念,適時而進,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們的自下而上須臾離不開現實,隨著現實的變化,我們必須隨之調整自己的觀念、思想、行動及目標。這是生存的必須。 如果我們有辦法來改變現實,使之適合我們能力和欲望的發展需要,則是最難能可貴的。 2、 讓你擁有過硬的自制能力 自制,就是要克服欲望,不要因為有點壓力就心裏浮躁,遇到一點不稱心的事就大發脾氣。 一個人除非先控制了自己,否則將無法控制別人。 一個人只要有成大事的目標,知道自己想要的,然後采取行動,告訴自己絕對不要放棄,成功只是時間早晚而已。 假使你在途中遇上了麻煩或阻礙,你就去面對它、解決它、然後再繼續前進,這樣問題才不會愈積愈多。 你在一步步向上爬時,千萬別對自己說“不”,因為“不”也許導致你決心的動搖,放棄你的目標,從而前功盡棄。 人最難戰勝的是自己,這話的含義是說,一個人成功的最大障礙不是來自於外界是,而是自身。只有控制住自己,才能控制住壓力,讓壓力在你面前屈服。 3、 把情感裝入理性之盒 一種抵觸情緒的產生往往是潛移默化的,但它對人一生的影響卻是巨大的,這種影響從諸多小事上體現出來。我們應盡量消除自己的不良情緒、因為它不僅會給我們造成身心上的傷害,而且在我們通往成功的路途上,不良情緒有時會成為絆腳石。 為了你的成功,你必須把情感裝入理性之盒,你必須去適應別人,適應形勢,不然的話,你註定成不了大事,註定會被淘汰。 4、 獨處可以激發思考的力量 如果你知道怎麼獨處的話,成大事者都是善於獨處的人--在獨處的過程中激發思考的力量。 自卑可以像一座大山把人壓倒並讓你永遠沈默,也可以像推進器產生強大的動力。 比別人先走一步,能創造一種成功的心境。 在獨處時,你應當有所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