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0.8哲學

拚命到底的工作哲學,近年在日本已逐漸被扭轉,贏的關鍵不再是鞠躬盡瘁,而是凡事留出空間的「0.8哲學」。

內科醫學博士、也是日本知名的「作家醫師」志賀貢,今年七月在日本財經雜誌上,提出一個關於健康與人生的關鍵數字「0.8」。

志賀貢表示,從健康方面而言,心臟每「0.8」秒跳動一下,也就是每分鐘72下,是人體循環的最佳狀態,烹飪時原本加一匙鹽,改為「0.8」匙,不僅最能夠引出生鮮食材的原味,對腎臟也不會形成太大的負擔,而吃飯時,吃到8分飽就好,更有利於胃部的消化吸收。

覺得筋疲力竭、完全提不起勁,覺得整個人被工作掏空,覺得健康開始走下坡,覺得家庭生活被繁忙的工作嚴重影響,這其實都是因為做得太「滿」的關係。

「0.8哲學」的意義在於:不要把每件事都做到滿,有時候留下一點空間,讓自己能夠喘息,並利用這樣的空檔培養足夠的精力,為自己做好準備,反而能夠把事情做得更好、更周延。
贏的關鍵,在乘以「0.8」之中:除了上述的健康原則之外,「0.8」也是讓人生更幸福的關鍵密碼,把許多事情乘以「0.8」,會讓人生過得平衡而幸福,例如:

(1)工作「0.8」:為事業而衝刺時,把八成的時間與精力全部投注在工作上,其他兩成用來休息、充電學習、陪伴家人,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的數字,日本去年有355人因過度工作而身患重病或死亡,比前一年增加7.6%。

為預防上班族過勞死,日本企業提出許多做法,包括:


規定下班時間的一小時之後,公司內會以廣播提醒員工該下班了;有的企業從中階主管著手,把「降低部屬加班時數」列為主管的績效考核內容,規定該部門加班不得超過固定時數,一旦有超時加班的情形,主管就必須想辦法解決。

企業的做法之外,關鍵其實在自己,增進工作效率,早點下班回家,對健康與家人都好;加班不一定代表認真,而是效率有待加強。

(2)人脈「0.8」:為了工作必須積極拓展人脈,用八成的力氣與時間去經營,其他兩成則留給要好的同學、知心好友,給他們打個電話、約出來見面聊聊近況,學校裡的同窗情誼,是在沒有利害關係糾葛下建立的,無論過了多少年,都是值得珍惜的朋友。

這跟職場上因工作所需而拓展的人脈,大多建立在某種程度的利害關係與利益交換中,是完全不同的,因此,除了久久一次的同學會之外,對於學生時代志同道合的朋友,也要有其他私下的交往活動,來維持聯繫,這樣的朋友,才是人生最大的寶藏。

(3)玩樂「0.8」:放假的時候,不要把全部的時間都用來玩樂,那只會讓自己筋疲力盡,難以收心,無法迅速重回工作軌道,因此,休假時把八成的時間拿來盡情地玩,另外那兩成則用來收心,調整好隔天要上班的心情,並預先準備工作上需要的東西,例如閱讀一份報告,或是規劃週一的工作預定表。
改寫「一生懸命」工作觀:日本上班族講究「一生懸命」的工作精神,也就是為了職責拚命到底、赴湯蹈火在所不辭,一定要把工作做到最好,這樣的工作觀念,也成了日本上班族「過勞死」數字年年上升的原因。

如今,工作觀念開始改寫,工作時當然要「全心全力」,但在這「全心全力」中,要懂得做適當的比例分配,也就是說,80%的心力直接投注於工作本身,另外,則是讓自己有學習、充電、休息、沈澱的空間。

這20%表面上似乎沒有直接用在工作上,但卻是讓工作能夠做得更好、做得比別人不一樣的「贏的關鍵」,人生需要一些舒緩的空間與餘韻,讓器官與心情得到適當的休息與恢復,而不是一直處於緊繃狀態。

凡事盡力而為,但不要過度追求完美的一百分,而讓自己透支,賠上健康,也犧牲了陪伴家人的時間,幸福在哪裡?幸福就在「0.8」之下的那「0.2」空間裡孕育著!

註:網路轉貼 作者:張漢宜 出處:天下雜誌 403期 2008/08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職場的交通號誌

要能 覺悟 ,  前進 號誌, 才能在 職場上 活下來 且可 前進 。 更正:資遣=>資淺。

換位思考

👀 ~用心看看這幅畫~     ( 男人 ) 男人不知道下面有蛇,女人不知道上面有石頭壓着男人。     ( 女人 ) 女人覺得我馬上就要掉下去了,還有蛇要咬自己,男人為什麼不多使一點勁拉自己。    ( 男人 ) 男人覺得我這麼痛苦了還在使勁的拉你,你為什麼不使勁往上爬。      所以 :     你看不到對方的壓力,對方也看不到你的痛苦,這就是生活,相互體諒! 學會換位思考,多多溝通。     人和人之間又何嘗不是,不換位思考,誰也體會不到對方。      這張圖片適合任何關係:~>親戚 ,朋友 ,愛人,同學 同事,老板,員工,客户與業務人員。     這就是生活! 感恩生命中遇見的每一個人!

團隊動能:雁行理論

激勵影片: 雁行理論    團隊動能 : 培力、創新、發展 雁行理論 的內涵    Robert ( 1972 )首先提出「 雁行理論 」( the flying-geese model ):當雁鳥以 V 字隊形飛行時,比每隻雁鳥單飛時更省力。當一隻雁鳥脫隊時,他會感覺到吃力。所以,他 ­ 會回到隊裡,繼續利用團隊的力量飛行。當領隊的雁疲倦了,他會退回隊裡,另一隻雁會出來領隊。後面的雁會用叫聲來激勵前面的 ­ 雁保持速度。若有雁鳥生病脫隊時,會有二隻雁留下來陪他,直到他痊癒或死亡。然後,他 ­ 們組隊飛行,以趕上原來的隊伍。      因此,「 雁行理論 」強調的是團隊合作、輪流領導、激勵同伴和互相扶持等四項內涵。所謂「 團隊合作 」,是指組織中的成員若目標一致,團結合作,會比個別努力更快到達目的 ­ 地;「 輪流領導 」,是指輪流擔任領導的任務;「 激勵同伴 」,則是指同事之間的互相鼓勵 ­ ,以提升組織的效能;而「 互相扶持 」,是指同事間互相協助,以共度難關。 據飛利浦( 2002 年)「從雁行理論看 Cell Operation 」所列五項內涵如下: 1 、當每一隻雁鳥展翅拍打時,造成其他的雁鳥立刻跟進。藉著 V 字隊形,整個雁群比每隻雁鳥單飛時,至少增加了七十一個百分比的飛行距離。 啟示 :在組織中與擁有相同目標的人同行,能更快速,更容易的到達目的地,因為彼此之 ­ 間能互相推動。     2 、當一隻野雁脫隊時,他立刻感到獨自飛行時遲緩、拖拉與吃力,所以很快又回到隊形中 ­ ,繼續利用前一隻鳥所造成的浮力。 啟示 :如果我們擁有像野雁一樣的感覺,我們會留在隊裏,跟那些與我們走同一條路,同 ­ 時又在前面領路的人在一起。      3 、當領隊的野雁疲倦了,他會輪流退到側翼,另一隻野雁則接替飛在隊形的最前端。 啟示 :在組織中輪流從事繁重的工作是合理的,輪流擔任與共享領導權是必要及明智的, ­ 對人或對南飛的野雁都一樣。     4 、飛行在後的野雁會利用叫聲鼓勵前面的同伴來保持整體的速度,繼續前進 --- 。 啟示 :在組織中,如果成員擁有野雁的感覺,就能像野雁般的相互激勵。       5 、當有...

職場紀實 - 改變重生

常在課堂上講「 經營 」二字。 想 創業 當 老闆, 先 幫現在自已的老闆(高管)「 更 」 成功。 個體本身 具有 了 常態 「 行為 能力 和 態度 」,你才能真正成功。 對職場上的你來說,成功的定義 是 什麼? 是成為 領導人 、是 事業經營 一帆風順、是高度發揮專業? 為了這些外在定義上的成功,你 願意做出 多大的付出? 其實,你無須犧牲。 你真正需要的,是 積極的 自我管理 。

成大事必備

哈佛個人管理課: 成大事必備的九種 能力   挑戰生存的能力:善於在現實中尋找答案 1、 擺正心態,敢於面對現實 對於那些不停地抱怨現實惡劣的人來說,不能稱心如意的現實,就如同生活的牢籠,既束縛手腳,又束縛身心,因此常屈從於現實的壓力,成為懦弱者;而那些真正成大事的人,則敢於挑戰現實,在現實中磨煉自己的生存能力,這就叫強者! 在此,我們可以得出一條成大事的經驗:適應現實的變化而迅速改變自己的觀念,最重要的是需要我們有一副聰慧的頭腦和靈活的眼睛,做生活的有心人。 在現實的壓力之下,如果你能改變觀念,適時而進,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們的自下而上須臾離不開現實,隨著現實的變化,我們必須隨之調整自己的觀念、思想、行動及目標。這是生存的必須。 如果我們有辦法來改變現實,使之適合我們能力和欲望的發展需要,則是最難能可貴的。 2、 讓你擁有過硬的自制能力 自制,就是要克服欲望,不要因為有點壓力就心裏浮躁,遇到一點不稱心的事就大發脾氣。 一個人除非先控制了自己,否則將無法控制別人。 一個人只要有成大事的目標,知道自己想要的,然後采取行動,告訴自己絕對不要放棄,成功只是時間早晚而已。 假使你在途中遇上了麻煩或阻礙,你就去面對它、解決它、然後再繼續前進,這樣問題才不會愈積愈多。 你在一步步向上爬時,千萬別對自己說“不”,因為“不”也許導致你決心的動搖,放棄你的目標,從而前功盡棄。 人最難戰勝的是自己,這話的含義是說,一個人成功的最大障礙不是來自於外界是,而是自身。只有控制住自己,才能控制住壓力,讓壓力在你面前屈服。 3、 把情感裝入理性之盒 一種抵觸情緒的產生往往是潛移默化的,但它對人一生的影響卻是巨大的,這種影響從諸多小事上體現出來。我們應盡量消除自己的不良情緒、因為它不僅會給我們造成身心上的傷害,而且在我們通往成功的路途上,不良情緒有時會成為絆腳石。 為了你的成功,你必須把情感裝入理性之盒,你必須去適應別人,適應形勢,不然的話,你註定成不了大事,註定會被淘汰。 4、 獨處可以激發思考的力量 如果你知道怎麼獨處的話,成大事者都是善於獨處的人--在獨處的過程中激發思考的力量。 自卑可以像一座大山把人壓倒並讓你永遠沈默,也可以像推進器產生強大的動力。 比別人先走一步,能創造一種成功的心境。 在獨處時,你應當有所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