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源鮮智慧農場參訪心得

 撰寫人:丁志文 企業培訓講師|數位行銷顧問

源鮮智慧農場(YesHealth iFarm)是由源鮮農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經營,位於桃園市蘆竹區中正北路1658號。該農場結合高科技農業、觀光休閒與健康飲食,致力於推廣無毒、可追溯的水耕蔬菜,並提供多元的體驗活動與產品服務。
 
 
源鮮智慧農場不僅是一座農場,更是一所實踐永續、數位與健康的活教材。作為企業顧問培訓講師,志文深感這是一個能夠啟發企業 ESG 培訓與行銷轉型的絕佳案例,值得更多業界與學界深入研究與借鏡。

一、環境(Environmental)永續觀察

  • 高科技垂直農業,落實低碳與節能

    • 農場以14層垂直水耕技術,節省土地資源,並有效降低碳足跡。

    • 使用LED燈與自動控溫系統,有效減少能源浪費,達成綠色製程目標。

  • 水資源循環再利用

    • 水耕系統採封閉循環,回收再利用,幾乎不產生廢水,有效降低用水成本。

    • 可作為ESG教育訓練中「企業環境指標管理」的典型案例。

  • 無毒栽培與食品安全

    • 不使用農藥,符合ISO 22000與HACCP標準,建立食品安全與溯源機制,為消費者健康把關。

   

二、社會(Social)責任實踐

  • 教育導覽與親子互動體驗

    • 提供專業導覽,設計寓教於樂的互動式參觀流程,強化公眾對健康農業的認知。

    • 設有親子遊戲區、藥食同源講堂等,非常適合學校參訪與ESG教育推廣活動。

  • 在地就業與社區共融

    • 農場聘用當地員工,促進地方就業與產業鏈共生,展現社會責任的在地實踐。

    • 農場周邊結合小農合作模式,有助於建立社會共榮經濟體系。

  • 健康飲食推廣與飲食轉型

    • 農場餐廳「iPaleo」提供以自家蔬菜為主的健康蔬食,倡導減碳飲食觀念。

    • 搭配實體菜販與線上商城的雙軌通路,有效推廣蔬食生活理念。

   

三、公司治理(Governance)透明與創新

  • 智慧農法導入,創造農業新治理模式

    • 整合AI物聯網、雲端系統監控與數據分析,建立智慧決策農業模式。

    • 即時掌控環境數據與作物生長歷程,提升農場營運效率與決策透明度。

  • ESG導向治理思維

    • 從創辦人理念「從健康開始」到企業願景,均體現企業以人為本、永續導向治理。

    • 公司願景與KPI設計對齊SDGs(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展現國際化思維。

  • 國際化佈局與永續擴張

    • 成功將智慧農法拓展國際,顯示在全球 ESG 探索中具高度競爭力。

    • 展現台灣企業在智慧農業領域的輸出潛力與話語權。

  

四、商業策略與行銷啟發

  • 品牌定位清晰:「智慧 × 健康 × 永續」

    • 以「科技農業結合食農教育」為主軸,清楚傳遞品牌價值主張。

    • 結合場域體驗與食農內容,創造高信任感與黏著度的顧客關係。

  • 體驗經濟成功導入

    • 觀光導覽、私廚餐飲與線上購物平台三合一,打造食農旅遊的立體消費模式。

    • 可做為未來ESG企業推動「實體+內容+互動」的新型商業模式案例。

  • 內容行銷與教育資產累積

    • 將食農教育內容內化為品牌資產,不僅賣產品,更建立理念傳遞的平台。

    • 值得導入於中小企業的行銷策略設計與培訓課程中,做為可複製的教學案例。


五、反思與建議

  • 建議導入企業 ESG 教育訓練模組

    • 將源鮮案例納入企業內訓教材,作為永續實踐的操作範本。

    • 可發展為企業參訪/工作坊內容,融入食農體驗與策略討論。

  • 推薦開設「食農 × ESG」數位教材

    • 整合參訪內容與線上課程,延伸學習觸角,擴大影響力與教育價值。

  • 建議跨界合作推動城市農業與CSR

    • 倡議與企業 CSR 結合,共同推動城市綠色食農空間與健康飲食教育。

    • 有助於打造「企業 × 社會 × 教育」三贏的永續合作模式。

 

相關連結

如需進一步了解導覽預約、產品購買或合作洽談,歡迎透過上述連結聯繫源鮮智慧農場。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職場中的表象與本質

在職場裡,我們每天都在看人、被看。 有人靠「面相」贏得信任,有人靠「真相」贏得尊重。 但更多時候,我們在表象與本質之間迷失。 我們太容易被「面相」影響 幾年前我在一間公司帶團隊時,有位新進主管小陳,外表乾淨俐落、口條流暢,一開口就讓人覺得專業滿分。 他報告時用滿滿的PPT動畫、數據整齊排列,主管都頻頻點頭,私下還有人說:「這個人將來一定當經理!」 但三個月後,事情卻完全變了調。 他開始推卸責任,團隊狀況頻出;會議上說一套,私下又改口;同事漸漸發現,他擅長的不是管理,而是「演給別人看」。 那一刻我深深體會到:「面相」也許能幫你打開門,但「真相」才決定你能不能留下。 一位默默耕耘的工程師 同時期,團隊裡有個工程師小劉。 他不太會說話,穿著總是樸素、笑容靦腆。 有次專案延期,大家都焦頭爛額,小劉卻默默留下加班,沒有抱怨。 他不是最亮眼的那個人,但他是最可靠的那一個。 後來,我發現每次遇到技術難題,小劉總能冷靜地找到解法。 他從不搶功,但結果卻最穩定。 有次我問他:「你怎麼都不爭功?」 他笑笑說:「我覺得,事情做好就是最好的證明。」 幾年後,小陳離職了,小劉卻成了主管。 沒人記得當初那場華麗的簡報,大家記得的,是那個默默把事做對的人。 為什麼我們愛看「面相」 人腦有一個快速判斷機制,在見面後的前7秒鐘,就會對一個人產生印象。 這是心理學裡的「 光環效應 (Halo Effect)」。 一個人若外表整潔、語氣自信、笑容自然,我們就傾向認為他也「能力強、可信任」。 但真相往往要經過時間驗證。 在職場上,有些人花大量心力維護形象,卻忽略了內在 專業與價值 的深耕。 最後他們可能變得「會演不會做」,像是包裝華麗但內容空洞的商品。 「面相」與「真相」一致嗎? 有時候,我們不是被別人誤導,而是自己活成了「面相主導」的人。 我曾帶過一位講師,他的簡報一流、開場熱場功力驚人,但課後問卷分數卻不高。 原因很簡單:學生覺得「內容太表面」。 後來他開始練習用真實案例、親身經驗來說故事,少一點表演,多一點誠懇。 結果反而讓人印象更深,也更願意信任他。 那次我深刻地體會: 面相可以吸睛,但真相才能入心 。 讓「面相」與「真相」並行不悖 1.建立一致的形象   外在形象不是不重要,而是要「真實延伸」。   穿著整潔、表達清楚,這是基本禮貌;  ...

職場的交通號誌

要能 覺悟 ,  前進 號誌, 才能在 職場上 活下來 且可 前進 。 更正:資遣=>資淺。

Windows 8 來了

微軟作業系統即將(2012/10/26)問世,啟動3年一度的電腦作業系統大改版,不僅讓電腦走入觸控的新時代,同時微軟將藉此切入平板電腦作業系統。 全球電腦年產量約3億台,其中九成都採用微軟作業系統,蘋果麥金塔作業系統約占不到一成,微軟將從Win7走入Win8,也意味著未來消費者購買新電腦時,必須使用Win8版本,由於Win8大量採用觸控的圖形概念,預期會帶動一波換機潮。 同時微軟也將藉由Win8切入平板電腦作業系統,目前平板電腦的兩大陣營分別是蘋果的iOS與Google的Android,在此領域微軟是新兵,希望能藉此分食市場。 Windows 8 微軟從1992年推出視窗Windows 3.1作業系統,20年來,微軟的視窗(Windows)作業系統幾乎變成個人電腦(PC)的代名詞。根據歷史經驗,微軟因應電腦產業的快速變化,平均大約每3至4年會推出新的視窗版本。 繼2009年的Windows 7後,微軟此次即將推出的Windows 8(簡稱Win 8),被稱為繼Windows 3.1來,最大幅度一次改款,將從傳統文字指令的導向,轉變為圖形化的介面,同時適用在桌上型電腦、筆電與平板電腦三種產品上。 Windows 8大翻新,微軟將原本應用在智慧型手機等行動裝置的「動態磚」的方塊功能鍵全面導入電腦桌面,有助觸控操作更加友善。

換位思考

👀 ~用心看看這幅畫~     ( 男人 ) 男人不知道下面有蛇,女人不知道上面有石頭壓着男人。     ( 女人 ) 女人覺得我馬上就要掉下去了,還有蛇要咬自己,男人為什麼不多使一點勁拉自己。    ( 男人 ) 男人覺得我這麼痛苦了還在使勁的拉你,你為什麼不使勁往上爬。      所以 :     你看不到對方的壓力,對方也看不到你的痛苦,這就是生活,相互體諒! 學會換位思考,多多溝通。     人和人之間又何嘗不是,不換位思考,誰也體會不到對方。      這張圖片適合任何關係:~>親戚 ,朋友 ,愛人,同學 同事,老板,員工,客户與業務人員。     這就是生活! 感恩生命中遇見的每一個人!

多媒體教學的製作與運用

           101年4月7日, 志文 應邀至 新北市多元學習發展協會 所主辦的 101優質講師魅力培訓營 中,演講授課(主題式)。事前創會會長通知時,設定的題目為「多媒體教學的製作與運用」,時間兩小時。  丁志文 老師 看板旁留念     玉蘭主持人介紹授課講師: 丁志文 丁志文 老師上課中  丁志文 老師 開講中 丁志文 老師 與學員合照 協會 招生DM  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