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強者,是堅持做對的事  「真正的自由,是對人生的選擇負責,而非僥倖擁有。」 --- 阿德勒《The Science of Living》---  當今社會對於「強者」的想像,常與天賦異稟、幸運背景或一夕成功畫上等號。但阿德勒的觀點卻提醒我們,真正的強者,不在於外在擁有多少資源,而在於:在沒有人看好、甚至不被支持的情況下,仍能選擇做對的事,並持續堅持下去。  選擇,是一種日常行動  阿德勒心理學中,最核心的概念之一是「生活風格(Lifestyle)」。他認為每個人會根據童年經驗與早期信念,發展出一種獨特的思考與行為方式,這就是我們的生活風格。而日常中無聲的選擇,正是這種風格的具體展現。  想想看,一個人每天選擇:    閱讀 一 小時,與知識對話;   運動三十分鐘,照顧自己的身體;    規律睡眠七小時,尊重生理節奏;    儲蓄一筆錢,為未來預備;    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選擇,卻是一個人真正強大的開始。因為這不是為了討好他人、也不是因為外在壓力,而是源自於對「自我負責」的內在選擇。  是行動的力量  在《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中,作者以對話方式詮釋了阿德勒心理學的實用精神。其中一段非常打動人心:「自由不是為所欲為,而是即使被討厭也能選擇做自己相信的事。」  這讓我們思考:「在面對冷漠、嘲諷,甚至被討厭的情境中,我們能否仍選擇淡然地堅持正確的事?」  真正的強者,不是在人前掌聲時才努力,而是在最孤單、最不被理解的時刻,依然不放棄自己對未來的承諾。那些默默堅持下來的日常選擇,終將成為人格力量的基石。  守住選擇的權利  2006 年上映的電影《當幸福來敲門》裡,威爾史密斯飾演的克里斯,一位落魄的業務員,在經濟困頓、家庭破裂與無家可歸的逆境中,仍每天穿著西裝奔波於業務與面試之間。即使身無分文,他依然選擇努力,為的是有朝一日能帶兒子過上更好的生活。  電影中那句經典名言:「你有夢想,就要去守護它。」不正是阿德勒觀點的真實體現嗎?  如果說命運是一場考驗,那麼能否守住「選擇權」,就是衡量一個人內在自由程度的關鍵指標。  累,是堅持的證明,不是放棄的理由  很多人在追求自我提升的路上,會在「感到累」的時候選擇放棄。但阿德勒會說:「學會,享受累的時候;理解,逆境才是你的舞台。」  當我們能理解「行動無法立即完美,但堅持可以帶來進步」,就會更願意接受那些不被看見的努力。正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