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提升新陳代謝

從沒想過新陳代謝的快慢有何差別,但若是以下煩惱你都有

─拼命節食還是瘦不下來﹔
─換了新的保養品,皮膚狀況依舊沒有改善﹔
─體力越來越差,動不動就覺得倦怠

恐怕就得好好想想該怎樣提升新陳代謝的速度了!

常常納悶為什麼飲食和生活作習並沒有改變,可是體重卻一直增加、體力越來越差,甚至連偶爾冒出的痘痘也越來越慢,其實這些潛移默化的改變,有一個重要關鍵便是新陳代謝的速度變慢了。

雖然體質、遺傳及年齡等因素都會影響新陳代謝的快慢,不過天生緩慢的人並不多,多數人都能藉由後天的調整,來達到有效提升新陳代謝的目的,記住以下幾個小訣竅,並落實到你的生活裏,就能輕鬆擁有健康美麗。


◆1.有氧運動是提升代謝最快速的快捷方式。
增加運動的質與量的確是加速新陳代謝最直接快速的方法,並且至少要達到“每週3次、每次30分鐘、運動後每分鐘心跳達130下以上”才能有助於健康。

千萬別小看這短短30分鐘的運動量,它除了可以幫助消耗熱量、減輕體重外,更大的好處是運動之後,能將氧氣帶到全身各部位,大大提升新陳代謝率、有效燃燒脂肪,效果並會持續數個小時之久。所以,丟掉沒時間運動的藉口吧!

日常步行就是最佳的運動良機,不妨利用每天午餐後的休息時間,在公司附近走走逛逛,以均勻的速度步行,不一定要流得滿身大汗,就能提高代謝,同時幫助消化、預防便秘。


◆2.加入重量訓練,增加肌肉組織。
你知道嗎?人體內的肌肉組織越多,越能燃燒更多熱量,使新陳代謝加速,可惜的是,當我們過了30歲之後,肌肉會逐漸流失,進而導致代謝下降,因此,若想維持良好的代謝速度,就必須趕緊鍛鍊,以增加日漸減少的肌肉量。
賀寶芙醫學諮詢委員會及科技研發部資深副總裁amieMcManus博士表示,對肌肉組織較少的女性來說,舉重這類可以幫助增加肌肉的重量訓練運動,就顯得格外重要,因為增加肌肉數量就能增加新陳代謝。一旦肌肉量增加了,一天將可以增加消耗100到300卡洛裏,甚至更多。

不必擔心肌力訓練做多了,會練出一身“健美的肌肉”,因為男女的肌肉組織並不相同,況且,健美選手也不是這麼容易就能練成的!

◆3.多喝礦泉水。
基本上,光是多喝水就能促進腸胃蠕動,並透過流汗或排尿,把體內多餘的毒素和廢物排出來,加速新陳代謝,如果喝的又是優良水源地的礦泉水,對健康的助益則更多,能在喝水同時順帶補充身體所需礦物質,市面上有些進口礦泉水之所以號稱“窈窕之水”,並非胡亂吹噓,而是因其富含能加速代謝熱量的鎂(Magnesium),多多飲用不僅沒有熱量,還能加速新陳代謝,可算是一舉兩得。

◆4.停止無效的節食,多攝取蛋白質。
別再漫無目的的節食了,否則你會發現身體越來越糟,體重卻是一動也不動!因為當大腦接收到饑餓的訊息後,為了維持正常身體機能,便會自動調節使新陳代謝的速度變慢,雖然吃得少,但消耗能力同時也變少了,這種方式當然行不通,只會造成身體的傷害。

相反地,改變飲食內容,加強攝取纖維素與蛋白質,才是提升新陳代謝的安全方式,其中以含豐富蛋白質的藻類是值得推薦,因為藍藻中含有容易消化的蛋白質及高含量的次亞麻油酸,能幫助於提升熱量的代謝;而綠藻中的葉綠素並能凈化血液,提供絕佳的排毒效果,至於最常食用的海藻類,則富含近30種的礦物質,能促進水分代謝,並加強免疫功能。

◆5.深呼吸。
別懷疑,呼吸的方式的確會對新陳代謝有所影響。呼吸的目的是為了把新鮮的氧氣送進肺部,經由氣體交換後,再把不要的廢物及二氧化碳排出體外,達成凈化血液、促進代謝與迴圈的功效。

可惜大多數的呼吸都是無自主意識下的反射動作,每次吸氣送進肺部的容量實在有限,而事實上,呼吸頻率越快表示呼吸量越小,好不容易吸進的氧氣,還來不及發揮作用,就又被送出去了,加上短促的呼氣,更使得廢棄的二氧化碳繼續殘留在肺裏,所以啰!與其做一百次短促的呼吸,不如經常提醒自己做做深呼吸,幫助加速體內廢棄物的代謝。


◆6.捐血好處多,利人又利己。
捐血一袋不僅能救人一命,還可以大大促進自身新陳代謝的能力,不但不傷身,定期捐血反倒也是維持健康的方法之一。

因此,只要你是年滿17歲、體重45公斤以上的熱血女性,歡迎捲起袖子,帶著你的身份證熱情捐血去。

◆7.想喝有味道的飲料,就選能促進代謝的綠茶、杜仲茶。
日本人愛喝綠茶不是沒有道理的,綠茶中的氨基酸、多酚素、維生素等成分,可以幫助降低血脂和膽固醇,並能調節脂肪代謝,除此之外,茶中的咖啡因同時具有利尿和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還可增加肌肉的呼吸速度及工作量,因此多喝不含糖的綠茶有益健康。

而具有利尿作用的杜仲茶,也有順暢血液迴圈、提高新陳代謝、改善體質的功效,經常飲用對於皮膚粗糙、消除浮腫、改善便秘等都有所助益。

另外,每天早晨喝杯醋,也可提高人體新陳代謝,因為含有氨基酸的醋,能促進消耗體內過多脂肪,加強蛋白質和醣類的代謝,因此也有人拿來用在減重方面。

◆8.利用正確的按摩手法也能促進代謝。
體內淋巴液與血液迴圈是否通暢,會影響身體對於廢物、毒素等物質的排除速度,因此透過正確的按摩手法,也能維持血液迴圈的順暢,加速代謝,順利處理體內廢物。

所謂按摩並非隨意壓一壓、捏一捏就可行了,如果你做過沙龍的塑身療程,不妨仔細回想一下,美容師的按摩手勢是不是都是由末梢往心臟進行?這種從四肢末梢朝心臟方向按摩的「求心性按摩」,對於推動淋巴及血液的流動才有所助益,能使肌肉的代謝更加旺盛,提供細胞更多促進代謝的營養素與幫助脂肪燃燒的氧氣,同時加速排除廢物,每天看電視的時候順便做做按摩,輕輕鬆鬆就能更健康。

◆9.洗洗三溫暖、泡泡熱水澡就能變美麗。
泡澡是另一個促進新陳代謝最簡單的方法之一,利用高溫反復入浴的方式,促進血管收縮、擴張,並刺激汗腺發汗,每次泡澡3分鐘,休息5分鐘再入浴的迴圈重復三次,就能在不知不覺中消耗大量能量,效果相當於慢跑1000公尺。

同時,泡澡也能促進老舊角質更新,保持肌膚光滑細緻。必須注意的是,心臟不好的人並不適合洗三溫暖或常泡熱水澡,此時不妨以傳統的保健良方-熱水泡腳來取代,這不只能使腳部微血管擴張,促進全身血液迴圈,還可增加細胞通透性,提高新陳代謝,同時達到健身祛痰的作用,並且改善雙腳冰冷的情況。

◆10.補充維他命B群,不要成為夜貓子!
經常熬夜或作息不正常的人不僅老得特別快,連健康也耗損得特別兇,奉勸你能不熬夜就儘量別熬夜吧!如果是因為工作需要、非不得已的話,就得多多補充富含維他命B群的食物,因為它們是促進人體新陳代謝的必要因子,卻因屬水溶性維生素而不易儲存在體內。維他命B群通常指的是維他命B1、B2、B6、B12及葉酸、煙鹼酸等,它們在促進新陳代謝、提供能量、保護神經組織細胞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幫助。

如果你三餐正常且不偏食,其實並不需額外補充維生素B群,不過,忙碌的現代人通常都不太注意自己是否吃的均衡,再加上用餐時間不固定,常常導致維生素B群的缺乏,並降低代謝、影響健康,因此,固定補充維生素B群藥丸,不失為是外食族方便省事的辦法。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那些還沒乾的心

最近台北一直下雨。 不是那種一下就停的雨, 是那種 從早到晚,靜靜落著、落進房間、落進衣服、也落進心裡的雨。 衣服晾了兩天仍然潮,地面踩起來微微涼, 空氣裡好像藏著一種「喘不太開」的感覺。 而家的除濕機,這幾天可以說是 拼了命地工作。 在角落嗡嗡作響,像一位不善言語、卻很努力的人。 可是 ~  ,它還是不太給力。 房間依然濕,心情也跟著濕。 那種濕,不只是空氣。 有時候我會停下來想: 是不是我們也像這台除濕機一樣? 明明努力了, 明明沒有停下來, 明明把自己能做的都做了~ 但    心裡的那份濕意, 還是沒辦法一下就散去。 有些事,不是「想通」了就能放下。 有些感受,不是「時間久了」就能解決。 有些壓力,不是「深呼吸」就真的會變輕。 心裡的濕氣,一直都在。 靜靜地,不吵, 卻讓人覺得沉、覺得悶、覺得累。 就像停不下來的雨。 那是不是我不夠堅強? 不是。 真的不是。 天會下雨,不是誰的錯。 心會潮濕,也不是。 你不是不努力, 你不是不夠好, 你不是撐不住, 你只是 累了。 就像那台除濕機, 從來沒有放棄過, 卻也有跟不上的時候。 你也是。 所以,我們可以怎麼讓心慢慢變乾? 不是逼自己「快點好起來」。 不是要求自己「打起精神」。 不是假裝沒事。 問題解決: 1. 先承認 :我現在有點濕。 承認不是妥協,是一種照顧。 2.留一點位置給自己 喘一下 。 坐下來,不做事也可以。 喝口溫熱的東西也可以。 什麼都不解決也可以。 3. 慢慢來 ,真的可以。 心不是衣服,不會吹一下就乾。 它需要被陪伴,而不是被催促。 願你今天,替自己開一扇小小的窗。 不用大,也不用一下子很亮。 只要一點點風,就夠了。 心就會開始慢慢變得輕一些。 想把這句話留給你: 真正讓人難受的,不是濕氣,而是還沒有被好好照顧的自己 。 如果你最近也覺得心有些黏、身體有些重、情緒有些慢~ 你不是一個人。 我陪你一起等雨停, 不急,我們慢慢來。 ~志文 老師~

強者永遠只專注自己

不可複製:別人的人生無法複製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起點與節奏。羨慕別人不如學會欣賞自己。 例子:朋友三十歲創業成功,而你三十五歲才找到方向。不同時間開花,也同樣美麗。 允許不完美:接受不確定性 成長從不是完美的故事,而是錯誤與勇氣交織的旅程。 例子:第一次拍影片卡詞、錄音失誤、燈光不對都沒關係,因為真實比完美更有力量。 專注自己:一種情緒免疫力 把注意力從「別人過得怎樣」轉回「我想成為誰」。 例子:別人一天拍五支短片,而你只拍一支,但那支更真誠,這才是你的價值。 真正自律:守住自己的節奏 自律不是壓力,而是對自己的溫柔承諾。 例子:每天花30分鐘學習新工具,不求快,只求穩。日積月累就是力量。 不再內耗:不要總想兩邊都好 選擇就會有失去,但失去的是「不屬於你的負擔」。 例子:你無法同時兼顧創作與完美社交,專注創作,就會找到真正懂你的人。 心態穩定: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生活的掌控感來自於內在的清楚,而非外在的肯定。 例子:當你知道這支影片是為了幫助誰,而不是為了點閱率,你的節奏就不再被演算法綁架。 不在迷茫:看別人看得太多 當你太常比較,會忘了自己的獨特方向。 例子:別被那些「成功三步驟」迷惑,找回你的故事,觀眾要的是真實,而不是模板。 集中注意力:最高級的成長 當你能一心一意做一件事,世界就會為你讓路。 例子:關掉手機通知,給自己90分鐘專注創作,這段時間比整天分心更有價值。 明確目標:拒絕無關干擾 清楚「為什麼而做」,比「怎麼做」更重要。 例子:當你明白經營自媒體是為了影響力,而不是追粉絲數,你的內容就會更有方向與靈魂。

職場的交通號誌

要能 覺悟 ,  前進 號誌, 才能在 職場上 活下來 且可 前進 。 更正:資遣=>資淺。

打造自媒體創作者的內容產出

從靈感到變現的實戰應用與產業案例 在這個 AI 工具 以光速演進的時代, 自媒體創作者 不再孤軍奮戰。 從靈感發想到內容製作、從社群佈局到商業變現,每個環節都能借助 AI 力量重新定義效率與創意。 這次,志文想帶你深入走一遍完整流程~五大應用場景 × 十款代表工具 × 實際產業案例,讓你了解如何用 AI 打造一套高效、可複製、能變現的內容生產系統。 一、內容靈感與腳本生成:讓 AI 成為你的創意引擎 代表工具 ChatGPT / Gemini:主題發想、腳本撰寫、標題優化 NotebookLM:資料整理、內容重組、知識轉化 功能亮點 快速生成短影音腳本、直播開場語、結尾 CTA 將舊文章、講稿、課程筆記轉化為新內容 支援多語氣、多平台文案風格 實戰情境 假設你要製作一支《AI 行銷三分鐘短影音》: 用 ChatGPT 生成腳本草稿 用 Gemini 優化語氣與節奏 過去講稿匯入 NotebookLM,自動補案例與數據 產業應用案例 教育產業:講師將教案上傳 NotebookLM,快速生成課程簡報與影片腳本。 旅遊業:部落客用 ChatGPT 撰寫「三天兩夜行程攻略」,搭配 Gemini 轉成 vlog 腳本。 顧問業:將白皮書轉為「三分鐘懶人包影片」,讓內容再利用率翻倍。 二、視覺素材與影片創作:從腳本到畫面,一鍵生成 代表工具 Sora 2:擬真影片生成 Veo:多鏡位腳本導向影片 Gemini Flow / Banana:影片後製自動化 功能亮點 輸入文字即可生成影片,降低拍攝門檻 自動加入鏡頭切換、字幕、LOGO、片尾動畫 可設定品牌風格一致性(色調、字型、LOGO) 實戰情境 輸入:「台北街頭,用 AI 工具講解行銷策略」 Sora 2 生成街景畫面  Veo 加上鏡頭切換與構圖節奏 Flow 自動上字幕與片尾音樂 產業應用案例 房地產業:用 Sora 2 製作樣品屋導覽影片,節省拍攝成本。 電商產業:Veo 生成產品開箱影片,快速上架多品項。 公部門 / NGO:用 Banana 製作政策宣導動畫,提升大眾理解度。 三、語音與即時互動:打造你的 AI 共同主持人 代表工具 Gemini Live:即時語音互動 ChatGPT Voice 模式:語音對談與摘要生成 功能亮點 練習直播口條、模擬 Podcast 對談 即時生成逐字稿與摘要 可作為虛擬共...

斷捨離的數位生活

  「 斷捨離 」是一種源自日本的生活哲學與整理思維,由 山下英子(やましたひでこ) 提出 。它不只是「整理物品」的方法,更是一種幫助人們 重整生活與心靈狀態 的思考方式。 詞語的意涵 「斷捨離」三個字分別代表不同層面的行動與心態: 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 學會「不買」不需要的物品,切斷不必要的來源。 例如:看到打折商品時不再衝動購買。 捨(捨棄多餘的東西) 將家中或生活中不再使用、沒有意義的物品放下。 例如:清出衣櫃裡三年都沒穿過的衣服。 離(脫離對物的執著) 從「被物品綁架的生活」中解放,找到內在的自由與清爽。 例如:不再因為沒有最新款手機而焦慮。 核心理念 斷捨離不只是清理東西,而是一種~「人與物的關係重整」~: 透過整理物品,重新審視自己的 價值觀與生活方式 。 學會只留下「對現在的自己真正有價值的東西」。 讓空間清爽、心情放鬆、思緒更清晰。 實際應用舉例 生活面向 斷捨離做法 心理轉變 家居     定期清理雜物、保持空間乾淨     減少焦慮與壓力 人際     遠離耗能關係     增加情緒平靜與自我界限 工作     專注重要任務,捨棄低效工作        提升效率與成就感 數位生活     刪除無用App、退訂垃圾郵件     重獲時間與專注力 練習 從「三樣東西」開始,每天丟掉三件沒用的物品。 問自己:「這個東西, 現在的我 真的需要嗎?」 建立「一進一出」原則~買新物品前先捨一樣舊的 思考 斷捨離其實是一種 心靈減法哲學 。 透過整理外在的物,我們也在整理內在的「混亂」。 當生活空間乾淨、時間被釋放,我們更能聚焦於真正重要的人事物。 數位生活 裝置整理篇:手機與電腦 目標:減少雜亂干擾,提升專注力與載入速度。 斷 :停止安裝不再使用的 App 看一看桌面哪些 App 90 天沒打開過 → 全部卸載。 將娛樂類 App(例如短影音、遊戲)集中一夾中,不放主畫面。 捨 :刪除暫存與重複檔案 用「Files by Google」清理暫存與重複照片。 清空下載資...